今年上半年,在世界金融危机波及下,受外需减弱、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信贷规模收紧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后,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产值、销售、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连续下滑。基于对我市涉及32个行业的1393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外资工业企业(包括港澳台,下同)的分析和调研,大多数企业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降低生产成本、转变投资方向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下半年,投资者信心、企业生产经营趋势都将有所回暖。
一、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一)工业生产下降,行业分布不平衡。1-5月份,全市外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同比下降11.5%,降幅大于全市规上企业近3个百分点。32个行业中有23个行业出现下降,其中木材加工、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10个行业降幅在20%以上,而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石油加工等7个行业增幅在10%以上。
(二)产品销售下降,销售率逐步走低。1-5月份,全市外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26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大于全市规上企业近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5.9%,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一季度与1-4月份的销售率分别为97.2%、96.1%,产品销售出现逐步走低的态势。
(三)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继续扩大。1-4月份,全市外资企业实现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60.6%,利税总额17.9亿元,同比下降41.5%,分别比全市规上企业降幅高3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家数650家,亏损面达47%,比一季度上升了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9.4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家具制造、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亏损企业占比均在30%以上。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际市场疲软,外需拉力严重不足
链币促机的深入蔓延,个大(金)三座矿山项目从出口情况看, 1-5月,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外资企业出口交货值185亿元,同比下降14.4%,下降幅度大于外资企业产品销售降幅近3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消费支出大幅下降,投资意愿缺失,国际需求锐减,导致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开工率严重不足,产能过剩压力大。美国作为我市最大的出口国,其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美国通用申请破产保护预计将对我市汽车零配件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二)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大,盈利空间受到压缩
从价格市场看,去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猛涨,下半年价格猛跌,今年一月份略有上扬,春节后又有所回落。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而不稳带来连锁效应,产品价格严重下降,由于价格传导的滞后性,引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高进低出,避险能力薄弱,流动资金占用大幅上升,库存压力增大,生产成本过高,盈利空间被压缩,如昱辉阳光1-4月份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3.2%,利润同比下降97.6%;三江化工产值同比增长4.3%,利润却同比下降55.7%。
(三)企业对走势判断谨慎,增资投入有所减少
1-4月份,增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量的26.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企业应对市场变动,掌控经济趋势的能力匮乏,对未来经济形势缺乏准确判断。主观上是因为我市大多数外资企业缺乏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专门人才,使得企业应对危机的信心不足。客观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市场价格波动频繁,降低了企业再投资的意愿,多数企业取消了今年增资扩股计划。三和机电精密轴销项目投资总额由2998万美元减到1800万美元,并且停止了部分厂房建设。
(四)优惠政策力度弱化,外资企业竞争优势减弱
从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看,对外资的冲击较大,利用外资的整体优势在不断削弱。“两税合并”、“增值税转型改革”后调整了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采购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减免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弱化了外资企业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增资的积极性。1-5月,嘉兴海关共收到进口设备免税确认书备案18件,办理免税金额1.5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次,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对中小企业收紧银根,也不接受已享受免去关税的进口设备作为抵押来获取贷款。由于进口设备征税政策变化,银行将抵押的进口设备从海关提出变现时需要补交进口设备关税,这使得银行不认可进口设备为抵押资产,造成外资企业的一条融资渠道受阻,也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困难度。
三、企业生产中的积极变化
(一)部分行业有所回暖,下降幅度趋于平稳
今年2月份以来,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降幅分别为15.5%、11.7%、11.3%、11.5%,销售产值降幅分别为14%、11.3%、11.8%、11.7%,可见,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开始趋于平稳。从1-5月相比1-4月的情况看,在32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增幅上升(或降幅收窄),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幅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由于需求好转、原材料价格走低将会迎来一个“复苏季”。
(二)企业积极应对危机,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企业自身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一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目前,我市很多企业实行财务从紧政策,压缩各种开销,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同时,缩短物流链,降低物流环节费用。二是回笼资金,集中精力销售库存产品,追缴货款,清理外债,保证流动资金,防止资金链断裂,为下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寻求新的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三)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投资方向有所转变。
一是跨行业发展。目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鼓励利用外资发展服务业。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制造业遭遇困境时,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这为企业跨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东明实业的富安臻园房地产项目总投资4亿,如今一期已建成开盘;富安商业中心项目计划投资6亿,预计在今年年底开工建设。二是加快“走出去”。全球资产大幅贬值,为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如桐乡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出资2.6亿收购西部矿业公司刚果(金)三座矿山、“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投资约1亿美元设立投资性公司,这些项目将使我市境外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企业信心有所回暖
政府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国内投资大幅增加,消费稳定增长,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困难局面开始扭转,经营状况回暖,外资企业投资信心有所回升。据悉,国家为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工作,将有计划地出台扶持外资的实质性政策,如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国家十大振兴规划适用外资项目、允许外资项目申报重大科技专项、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等。
(五)出口转内销趋势明显,内需拉动有所提升
为应对不利局面,许多出口企业不约而同选择的出口转内销,以期通过开拓或拓展内销市场来扭转劣势。在本届广交会上,至少有70%以上的出口企业将内销放在首位,商务部也取消了针对内地采购商采购或入场的相关禁令。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在调研中,不少外资企业希望政府能保持外资政策的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施行外资企业进口(国产)设备减免税的相关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加融资渠道,放宽信贷额度;要求将高档纺织进口设备列入浙江省鼓励进口设备目录;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季节性强、人员流动大的外资企业影响较大,希望政府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等。因此,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服务”强化政府职能。一是要为外资企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减少项目审批环节,透明审批过程,提供工作效率。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和金融单位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在融资抵押、担保等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和服务。三是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实行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四是积极关注国家的各项措施,为企业因时制宜地争取优惠政策,抓紧办理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书以及延期、变更等调整手续。五是清理整顿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二)围绕“提质”促进转型升级。一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既不能盲目认为外资越多越好,也不能拒绝外资的大量流入,克服以往存在的片面追求引资数量的错误倾向,合理调控FDI规模,切实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和水平。在对FDI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上,要重视考核外资的技术含量、就业贡献、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质量指标。二是加快整合资源,趁势调整产业结构。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市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或初级生产企业冲击较大。对现有外资企业重新洗牌,淘汰一批高投入、低产出、盈利低、污染严重的劣势企业,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
(三)围绕“引导”增强企业“内功”。首先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分析和准确把握宏观环境,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强化和引导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加强对企业业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其次,极力留住人才并积极引进人才。鼓励企业保持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为企业的蓄势待发提供人才保障。金融危机迫使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裁员减薪,也为我市引进“转型升级”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大量机会。第三,引导企业加快整合资源,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努力向产业链高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