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综合经济运行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发布日期:2010-02-02 09:49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需减弱的影响,我市信息产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去年信息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因此与其它产业比,调整幅度更深。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显现和近期经济的不断回暖,目前产业总体处于逐月向好的局面。
    一、基本情况
    1-12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400 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97.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5%;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79.70亿元,同比下降0.80%;完成出口交货值135.04亿元,同比下降2.4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8.63亿元,同比下降5.23%;利润总额11.99亿元,同比下降19.04%。
    软件收入共完成7.46亿元(软件企业79家、制造业嵌入式1家),增长16.32%。
    二、主要特点
    (一)生产呈现积极回升态势,工业总产值连续四个月当月数呈正增长
    工业总产值由下降转为正增长,从9月开始单月工业总产值开始正增长达到6.08%,10月单月达到10.65%, 11月单月达到37.57%。1-11月工业总产值累计比1-10月回升4.66个百分点,11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6.96亿元 ,创近年来单月总量的最好水平,比去年11月单月增加了10.09亿元,12月当月完成38.91亿元,再创单月总量的历史最好水平。在全市信息产业28个行业中,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的行业17个;比1-11月增加5个,在11个负增长行业中,下滑速度减缓的行业达7个,企业生产形势转好迹象明显。


    (二)企业经济效益持续转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冲击,全行业利润总额一季度累计亏损0.62亿元,1-5月由亏损转为盈利,1-6月全行业利润总额超亿元,1-9月利润总额已超5亿元。10月单月创造2亿元的利润,11月单月创造了2.48亿元利润,12月单月2.51亿元利润,企业效益逐月转好,下降幅度变小,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8个行业中盈利行业25个,与1-11月持平。盈利行业中信息化学品制造、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电池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电线电缆制造和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等六个行业对利润总额的贡献最大,合计达8.74亿元。有十七个行业实现了利润正增长,比1-11月增加一个行业。产业经济效益总体逐月回升,且回升速度加快,转好迹象明显。
    (三)出口降幅持续收窄
    出口降幅持续收窄。1-12月下降速度为2.43%,比1-11月回升近10个百分点。好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出口平均水平。24个出口行业中,13个行业出口实现正增长,比1-11月增加2个。11个下降行业中有6个行业下降速度放缓。我市信息产业外向度高,出口行业的转好,对整个产业生产的回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企业规模持续扩大
    企业规模在持续扩大,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5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10亿元以下5亿元以上3家;5亿元以下1亿元以上48家,信息产业企业规模的快速壮大,为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软件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增速回升
    1-12月软件产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46亿元,累计增长16.23%,软件收入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400万元以上10家,这些软件企业正在快速成长。 
    三、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9年度影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中的多晶硅、单晶硅原料价格和成品价格的起伏,出现价格倒挂所致,目前多晶硅、单晶硅原料价格已趋于理性,估计产品价格也会相对稳定,经济效益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整个产业的贡献将趋于稳定。
    其次,在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业中,一些传统产品的价格一直运行在下降通道中,因此利润空间相对变窄,影响整个行业的效益增长速度。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正经受近几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资金紧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众多不利因素,作为一个开放度高、竞争性强的行业,电子信息产业受到的影响很大。
    四、应对措施
    坚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巩固和发展信息产业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继续落实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把调整结构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一)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市信息产业错位发展和产业集聚。着力培养无线传感网络产业基地、光通信产业基地和电子电力IGBT模块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内涵式发展。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和电子发展基金等重大专项,加快产业带动作用强、市场潜力大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研究和产业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软件业 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企业的冲击相对要小,软件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仍将保持平稳发展。特别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前景看好,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提升传统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优势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以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继续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做大软件产业。做好软件人才培训实施工作,为嘉兴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做好软件产业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落户嘉兴,推动软件外包加工,软件产品生产加工业务,形成一个与周边地区软件产业相配套的特色软件加工基地。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创建产业多层次合作发展新局面
    一是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引进来”战略,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和台资企业在我市投资建厂、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产业层次。二是落实“走出去”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国际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与外国政府、跨国公司、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三是建立省、市、(县、区)多种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四)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对产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跟踪研究,完善产业政策环境,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