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5442/2023-05038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改革委 |
发文日期: | 2023-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有效性: | |
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327号提案的答复
朱丹冰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向‘新’而生,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答复如下:
一、关于当前我市消费市场的现状与举措
2022年,面对“两大变量”叠加“三重压力”的超预期变化,嘉兴坚定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聚焦平台提质、项目推进、企业培育,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打出政策赋能、惠企纾困、提振消费组合拳,推动全年服务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放心消费指数蝉联全省第一,全年累计发放消费券5.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2.7亿元。乌镇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振石大酒店入选全省首批“品字标”浙江服务品牌企业;南湖天地商业步行街入围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建设试点;桐乡成功创建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一)出台专项政策,全力促进消费。2020-2022年期间,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嘉兴市落实省促进消费十件实事的工作计划》《2021年嘉兴市促进消费十件实事及工作任务清单》《2022年嘉兴市促进消费十件实事工作任务清单》等,从基础设施、实现路径、新业态培育等方面积极推进消费扩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服务需求。
(二)落实融资政策,助力企业经营。着力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抢抓央行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机遇,推动更多低成本政策性资金惠及小微企业。2022年全市累计投放再贷款贴现资金167.1亿元,惠及小微主体6000余户。开展投融资对接,建立金融顾问、金融指导员等制度,开展“金融顾问助万企”“首贷户拓展”等专项行动,全年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1352.69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6881户,首贷金额212.65亿元。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形成了市县“1+2”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格局,全年在保余额165.40亿元,涉及户数8877户。
(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品牌发展。先后开展五批“嘉兴老字号”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已有中华老字号5家、浙江老字号30家、嘉兴老字号40家。其中,嘉欣丝绸、五芳斋先后上市,成为嘉兴老字号代表品牌。抢抓“新国潮新国货”契机,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如五芳斋与王者荣耀、盒马生鲜、迪士尼、漫威等进行IP联合,与喜茶合作奶茶波波粽、与钟薛高合作粽味雪糕等跨界产品,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爆款。
(四)推进文化供给+新场景+数字化,激发市场活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文创项目从赛场通向市场的桥梁,打造文创品牌,推动数字文化融入生活,进一步激发新的动能和新的业态。推进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以实体场景和数字平台同步建设“嘉兴大运河诗路数据库”。贯通“浙文创”数字化平台,梳理全市文化企业3万余家,助力嘉兴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蝶变跃升。设立“嘉里文产”抖音视频号,推出文化产业宣传平台,目前粉丝量1.5万余人,相关产品单条播放量达40余万次。加强科技人才引育,放大高端引领的“头雁效应”,全市科技系统入选国家人才计划领军人才7人,入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13人,均列全省第2。大力推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成功举办中国南湖青创城首批青年创业项目入驻仪式暨“青聚南湖·创赢未来”青年科创大赛决赛。今年一季度,全市举办线下招聘活动197场,达成初步意向3.73万人。
二、存在问题短板
虽然嘉兴的消费市场呈现日渐回暖的态势。但受制于大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如您所说,不少新品牌、新产品依靠“新”快速出圈后,往往因在创新上后继乏力而陷入困境。部分企业人员招聘不及预期、金融支持力度有待深化、老字号品牌影响力还需深挖等客观存在,需要重视并努力解决。
三、下阶段的工作方向
一是继续抓好顶层设计及政策落实,支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服务业领域扶持政策,结合行业分工,按照“一业一策”分行业分门类细化政策出台,在政策扶持上出真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优化资金兑现流程,做好奖补资金拨付工作,进一步提高快享直达率,充分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二是持续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发挥金融机构“稳定器”作用。2023年,市财政将安排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5200万元,同比增长87%。同时,继续鼓励金融机构用普惠小微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惠企政策工具,扩大小微企业优惠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滴灌工程,力争无还本续贷规模进入全省前列,首贷户新增6000户。继续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工作,推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开展担保增信,力争全年在保余额突破200亿元,在保户数超过10000户。
三是着力老字号品牌影响,持续推进民族文化消费市场活力。坚持文化自信,持续创新办好2023市文化产业博览会、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深入挖掘嘉禾文化元素,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壮大“文旅+”新业态,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打造嘉兴特色品牌。稳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积极开展新一批老字号主体培育,推荐企业参加2023港澳浙江周浙江老字号(澳门)精品展、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重点展会,鼓励老字号企业积极进行跨界合作,打响嘉兴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激发年轻消费者消费活力,推动嘉兴老字号“破圈”。
四是围绕服务业企业所需所盼,扎实做好为企解困为企服务。精心打好服务企业暖心牌,通过派驻驻企指导员,推进网格大走访,“进园区、进企业、进楼宇”,查难题、听意见,为企业破忧虑,指导企业用好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受益面。推进服务业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目前,全市已先后成立13个职教集团,汇集了30余个行业协会、300多家企业,覆盖了全市所有职业院校和地方龙头骨干服务业企业。加强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发挥省市企业监测平台、就业e路通等平台作用,实时掌握本地服务业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求职信息。深化跨省市人力资源交流合作,赴云南、四川等劳动力资源大省开展驻点招工;加强技能人才政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对接合作,精准引育我产业发展所需各类技能人才,“线上+线下”同步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求职信息,逐步缓解服务业企业的用工问题。支持引导各职业院校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围绕我市服务类产业布局,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材、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嘉兴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消费市场发展以及服务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5日
(联系处室:服务业政策与规划处,联系电话:8252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