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545442/2024-07747 发布机构: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4-12-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回应关切 有效性:

嘉兴市食品浪费抽样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4-12-30 10:21 信息来源: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及区市有关工作要求,我市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品浪费抽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总体情况

(一)选定城市基本情况

嘉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陆域面积42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2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558万,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调查组织实施情况

此次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工作共现场抽查餐饮经营者50家;通过线上方式开展居民食品浪费情况调查,发放并回收1482份有效调查问卷。

二、餐饮浪费抽样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市根据城市布局以及餐饮经营者的不同规模、类型,随机选取了嘉兴市境内50家餐饮经营者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大型餐饮经营者5家、中型餐饮经营者23家、小型餐饮经营者22家,分为宴会、正餐、快餐、小吃4个不同餐饮类型,分别分布在嘉兴市的不同区域。

(二)数据分析

通过汇总分析调查数据,对我市餐饮浪费情况做出以下总结:总调查样本桌513桌,食品浪费量之和为46562克,总就餐人数2545人,整体人均餐饮浪费量为17.96克。其中,大型餐饮经营者人均浪费量为24.1克,主要浪费食品为主食和肉禽类,大型餐饮经营者经营的餐饮类型为宴会和正餐,菜量较大,就餐时段比较集中,导致存在剩余少量主食和肉类的情况;中型餐饮经营者人均浪费量为19.3克,主要浪费食品为主食和肉禽类,中型餐饮经营者主要经营的餐饮类型为正餐,就餐人数多,就餐时段分散,食品种类多,菜量大,存在点菜过量导致剩余的情况,导致浪费情况相对严重;小型餐饮经营者人均浪费量为15.1克,主要浪费食品为主食,小型餐饮经营者主要经营的餐饮类型为快餐和正餐,单桌就餐人数少,就餐时段分散,菜量较小,点菜份量容易掌握,因此浪费情况相对较少。

三、居民食品浪费问卷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通过线上调查的方式,发放并回收1482份有效调查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各个年龄段,其中30-50岁占比61.67%,男性占比62.61%。问卷对象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以及群众等,其中国企员工、公职人员和其他人员占比较多,分别为42.31%18.89%11%,文化程度50%以上为本科。

(二)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我市居民食品浪费情况做出以下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有食品剩余的场景大多数为在家就餐和餐馆就餐,分别占比66.33%40.28%;浪费的食品类型以主食、肉类和蔬菜水果为主,其中主食浪费比例最大,占比达到55.13%,主要原因是25%左右的居民对”“等重量单位没有概念,判断不出菜品份量,把握不住点菜数量,导致在家做菜过多或在饭店点菜过多造成剩余浪费的情况。30%的居民认为红白喜事酒宴是食品浪费程度最严重的场景,20%的居民认为商务接待食品浪费最为严重。接近60%居民认同餐厅菜单所提供的信息包含菜品的份量,提供小份菜,并且有服务员提醒适度点餐此次参与调查的居民多为在职人员,文化程度较高,有55%以上的居民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相关政策文件的有所了解,50%左右的居民对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增产情况有所掌握,70%居民主要通过社区、街道宣传;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这三大途径了解。同时接近60%居民认为相关反食品浪费宣传、光盘行动均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表明居民的反食品浪费意识已经有所增强,食品浪费的情况已经大大减少。

四、反食品浪费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开展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发现并总结反食品浪费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公众节俭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居民在餐饮消费时,仍较为注重外在表现与场面,对于节俭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意识到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深远意义。这种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餐饮浪费,也对反食品浪费理念的广泛传播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2.餐饮经营者责任感需加强。部分餐饮经营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忽视了自身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消费者不合理的点餐行为未能给予及时引导,有时甚至通过定价策略或推广高档消费来促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食品浪费的状况。

3.监管措施尚需完善当前反食品浪费工作的监管体系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监管力度的不足使得部分浪费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这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整体推进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政策建议

1.深化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海报等,提高公众对制止餐饮浪费的认识和参与度,多形式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引导家庭和个人科学制定膳食计划,倡导小分量、多样化、营养搭配的饮食方式。鼓励按需点餐,推广“光盘行动”,增强公众对食品浪费危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餐饮消费观念。

2.强化餐饮行业管理严格执行反食品浪费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设置醒目提示、提供半份菜、小份菜选择等方式,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强化对公筷公勺、餐后打包服务的推广,鼓励使用环保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消费者举报餐饮浪费行为,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印发加强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相关政策文件,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压实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主体责任。

3.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进餐饮经营单位、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组织开展“光盘行动”“剩菜打包”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反食品浪费的良好氛围。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理性消费,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打印 关闭